或最近微信推算機制更改啦,為了不讓賣家錯過最新的亞馬遜新聞,小編在此奉上“給公眾號設置星標”教程,再也不用擔心會錯過消息啦

下面開始正文↓↓↓

在上周的文章,我們提到了關于競爭對手惡搞賣家一事,引發了眾多賣家對部分同行的聲討。
在跨境電商圈,類似的情況已經屢見不鮮,但除了國內的同行,賣家還面臨著一個無形的對手,那就是亞馬遜自營。
近日,亞馬遜自營再次出現在賣家的視線,引發熱議,究竟為何?
亞馬遜自營問題頻發
眾所周知,亞馬遜憑借平臺優勢以及向供應商極限壓價,使其自營品牌給亞馬遜帶來了可觀的收益。
但即使擁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,亞馬遜自營產品也并非十全十美,反而問題頻發,引起眾多買家不滿。
在不久前,亞馬遜產品“Amazon Basics”出現了嚴重的自燃問題,多名民族黨參議員聯名要求其下架停售這些危險產品,但亞馬遜僅僅下架幾款涉事產品,卻沒有解釋產品下架的原因。在此事曝光之后,Amazon Basics依舊霸占著平臺搜索展示的最好位置,反映出亞馬遜平臺涉嫌壟斷的問題。
除了產品質量問題被人詬病,亞馬遜自營還面臨著知名品牌的侵權警告。
9月24日消息,據美國“商業內幕”網站報道,美國家具巨頭索拿馬(Williams-Sonoma)對亞馬遜提起訴訟。
索拿馬控告亞馬遜自營家具品牌Rivet剽竊其旗下品牌West Elm(以下簡稱WSI)的3款專利椅子的設計。索拿馬在訴訟書中稱,亞馬遜自營家具品牌Rivet銷售WSI受歡迎系列家具的仿冒品。目前,亞馬遜已經停止銷售相關產品。
亞馬遜自營跟賣第三方賣家
除了上述問題,亞馬遜自營對賣家的不公平競爭也讓賣家感到頭疼。
近年來,亞馬遜不僅自營產品品類越來越多,更是不斷“碰瓷”第三方賣家,不停跟賣第三方賣家的listing。近日,就有賣家在論壇上講述了自己澳洲站店鋪被亞馬遜自營跟賣的經歷。
該賣家表示,澳洲站體量很小,隔幾天能出一單就能大類好幾百名,稍微有起色了就來跟賣。而最近來的跟賣是Amazon US,沒有feedback欄,買家也不能留反饋,其賬戶還有很多listing, 什么牌子都有。
發現被跟賣后,該賣家將澳洲站的亞馬遜物流出口設置關閉,然而過去一周了,也沒有變化,于一周前開的品牌投訴case,也無人回應。
關于這次被亞馬遜自營跟賣一事,賣家也提出了幾點質疑:
1、作為品牌賣家,需要在亞馬遜上提供發票授權等資料,為什么亞馬遜自營卻可以直接賣?
2、Amazon US為何能搶賣家澳洲FBA庫存購物車? 這相當于拿賣家的手打賣家自己的耳光。
3、在澳洲站還未壯大的情況下,亞馬遜就迫不及待地欺壓第三方賣家,是何企圖?

在該貼文的評論區,也有賣家表示:市場競爭從來都是肉弱強食,亞馬遜自營就是既當裁判又當選手的。
其實,亞馬遜自營跟賣第三方賣家的情況早有出現,但是第三方賣家并不能以平常趕跟賣的方法運用在亞馬遜自營上。
作為亞馬遜官方旗下的自營產品,其擁有太多的特權和優勢,是大多數中小賣家都無法與之抗衡的。因此,遇到亞馬遜自營跟賣,賣家往往是氣憤又無奈。
▲圖片來源于AMZ123賣家交流群
賣家如何應對亞馬遜自營跟賣
一份數據顯示,亞馬遜第三方賣家的listing數量超 90% ,但事實上GMV大多只在 60-70%左右。這說明,比起亞馬遜自營品牌,第三方賣家listing的創收能力差了很多。
那么亞馬遜自營為什么競爭力這么強呢,原因有以下幾點:
1、亞馬遜自營少了配送費和傭金,成本極低。
2、亞馬遜可以輕松調取買家數據,了解買家心理,從而開發競爭產品。
3、亞馬遜品牌自帶光環,易獲取用戶的信任。
近年來,亞馬遜自營品牌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,也無形之中給第三方賣家帶來不小的競爭壓力,但是亞馬遜自營也并非不可超越,當賣家遇到亞馬遜自營跟賣或其他不公平競爭時,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參考。
1、盡快聯系客服
發現被跟賣后,賣家需要盡快開case,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帶EAN或UPC碼的包裝圖片、官網鏈接、帶有品牌名字的包裝圖等。
2、做好品牌網站
品牌賣家可以先做好自己的品牌網站,然后不停地給網站鏈接,宣布所有權,同時網站一定要有UPC,網站文案、圖片、UPC全部一致,編輯權就容易恢復。
3、堅持品質與標準
如果你是產品好評率高、價格公道的FBA賣家,那么長此以往,你的品牌就會得到顧客的認可,長此以往,你想要和亞馬遜分享黃金購物車,甚至獨占黃金購物車就不是問題。
4、利用自身優勢
其實亞馬遜的很多產品都是從廠家直接發貨,處理訂單的時間就會大大增加,此時就體現了跨境賣家的優勢——物流,賣家可以提供更快的快遞服務給予顧客更好的購物體驗。
5、不斷推陳出新
創建有新ASIN的產品變體,比如在ASIN上創建捆綁銷售的產品,或是推出簡易包裝版,這樣能讓你更具競爭力。
6、利用亞馬遜為自己獲利
其實亞馬遜跟賣你的產品會使你的銷售排名大大提高。而亞馬遜跟賣你的產品也是對你的認可,一旦亞馬遜離開競爭,你的出單量將大大增長。
總之,從上述問題來看,亞馬遜的平臺規則依然有待完善,其自營品牌跟賣第三方賣家的行為不僅損害了賣家的利益,更有悖于公平競爭的市場規則。而賣家在等待亞馬遜平臺機制更加完善的同時,也可以多加留心,加強自身實力,用心做好產品和服務。
平臺與賣家本應是利益共同體,只有雙方站在統一戰線,才能達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,實現雙贏。
文 亦昕/AMZ123
聲明:轉載本文不得修改標題及原文,并保留來源以及原文鏈接。




作者:AMZ123 來源:AMZ123
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出海筆記立場,如若轉載請聯系原作者。